收藏本站 收藏本站
积木网首页 - 软件测试 - 常用手册 - 站长工具 - 技术社区
积木学院 > 电脑技术 > 建站交流 > 正文

华枫论坛Chinasmile网站站长Joe访谈

来源:互联摘选 日期:2006-12-14 17:36
和Joe相识于2002年的5月,那时,我正在多伦多开始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创办“旺旺电脑”,而当时的Chinasmile.net已经走过了3年的岁月。很荣幸成为Chinasmile的创业版版主,和众多的网友一起分享海外创业的酸甜苦辣。
旺旺:Joe,您好!虽然我们是老朋友了,但还是请您向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您的经历,好吗?
Joe:关于我的经历其实很多人已经知道了,我是1999年4月份移民来的加拿大,当时落脚在温哥华,1999年7月份搬到卡尔加里,在那里找了一份程序员的工作。2001年9月份搬到多伦多,在一家华人超级市场担任经理至今。
旺旺:能谈谈当初您为什么想到要移民?
Joe:当初移民的动机很单纯,就是想换个生活方式,大学毕业后在国营公司做国际贸易多年,很多东西已经熟悉,也一成不变了。当时,国内刚刚有移民加拿大这个说法,既然想换个生活方式,干脆换得彻底一些,就想到了移民。
旺旺:您的人生有几次转型,从国际贸易转到IT,再转到做行政管理,感觉如何?
Joe:其实,我这种经历谈不上转型,当初学的是国际贸易,干的是国际贸易,算是专业对口的工作。来了加拿大,单枪匹马做国际贸易也没把握。当时程序员工作还很热,我在大学里面也辅修过不少计算机的课程,自己也感兴趣做,于是就在卡尔加里上了个计算机的post-education,毕业后很快找到程序员的工作,后来老板把公司卖了,赶上新的公司裁员,下了岗。不久多伦多一家华人超市开张,缺人手,我正好赶上这个机会,就一直做下来。我们公司计划在2005年涉足国际贸易,这样看来算是又做回老本行吧。
旺旺:很多新移民朋友都在尝试做国际贸易,但是,有个从事国际贸易的朋友告诉我,新移民没有4、5年的时间积累,不要想在国际贸易领域取得突破。您认为对大多数新移民从事国际贸易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Joe:我个人觉得,如果一位移民来加拿大之前并没有涉足过国际贸易领域,还是要小心一些。国际贸易是一门需要丰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行业,远非普通人想象的“我在国内有些货源就可以操作”这样简单。这个行业,最大的要求是要对你经营的产品熟悉,非常得熟悉,不可以说,我知道这个产品这样。此外,销售渠道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加拿大,大家都是外来人,即便在国内就是从事国际贸易的行家也要有加拿大进行熟悉的过程,你必须了解加拿大的政策法律,贸易手法,特别是加拿大的市场容量小,之前已经有很多前辈在这里立足,作为新人,如何见缝插针是绝对需要仔细研究一番的。
旺旺:Chinasmile网站是从什么时候开办的?当初为什么想到开办这样的一个网站?为什么起名叫Chinasmile?
Joe:Chinasmile是我来加拿大之前办的,大约是1999年2月。那时候我已经拿到移民纸,手上了解了很多关于移民加拿大的内容。我自己移民的时候,根本查不到任何关于移民的资料,那时候也不知道如何DIY,这个领域是一片空白。于是我就想到把手中的资料整理后留给其他后来者参考。因为站点完全是关于网络信息,域名就申请了chinasmile.net。99年2月的Chinasmile很简陋,主要都是我自己的经历和心得。4月份落地后,我首先就申请了电话上网,更新资料。至于Chinasmile这个名字是我某天在吃盒饭的时候偶然想到的,并没有什么高深的内涵,就是觉得这个名字挺亲切的,这个站点是关于加拿大华人的,我希望每一位华人在海外都能开心。
旺旺:Chinasmile现有注册用户多少?平时在线人数大致多少?
Joe:将近6年了,Chinasmile从一开始蓝蓝的界面也变得成熟了,目前我们站点拥有超过4万5千名注册会员,平时每半小时的在线人数可以稳定在800-900人,白天人数要少一些,也能保持在400-500人这个水准,用户数量每天都还在上升。从访问量看,我们每个月的访问量一直在上升中,最近的一个月我们的统计表明,我们每月拥有超过200万的pageviews和8000万的hits,10月份目前已经拥有和上个月相同的访问量了,到10月底,我们有信心超过300万的pageviews和1亿的hits。
旺旺:能大概谈谈Chinasmile发展五年里的一些重大的事件吗?
Joe:这5年来确实发生过很多事情,除了我个人从西部搬到东部,站点方面99年2月成立,4月开放了第一个论坛,11月首次改版,2000年初把站点搬到北美,这样北美的用户访问可以快很多,国内的用户访问我的站点也没有太大影响。2000年陆续更换过多个论坛,由于各种原因都没有能够坚持很久。2001年1月份使用Infopop的主机及其OpenTopic论坛,各方面都让我满意,于是就一直用到今年2月份。论坛程序在2月份升级,添加了很多我用不到的功能,加上一直未能解决中文搜索,让我下定决心更换ISP,整个更换工作在今年7月份完全结束。论坛转换后,我们又陆续增加了3个版块,目前我们是4大版块(新闻信息,论坛,分类广告和黄页),各有侧重点,互相呼应,我们希望Chinasmile将来能够满足各类朋友的需要。

旺旺:您认为Chinasmile是IT泡沫时代的产物吗?如果在现在,您会去做这样的一个网站吗?有人提出过收购过您的网站吗?
Joe:我个人不认为Chinasmile是IT泡沫时代的产物,虽然在时间上碰巧吻合了。从Chinasmile成立之初,我就没有把她当作一个商品看待,而是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让我们和广大的移民朋友保持联络,互通信息。我创办Chinasmile的初衷并没有明确的商业目的,而单纯就是为了帮助新老移民信息共享。我也没有出卖Chinasmile的计划。
旺旺:一个网站可能从颠峰突然就“歇菜”了,比如曾经辉煌的洋洋论坛和心意网。您觉得他们都是什么原因呢?想过自己的网站会突然就“歇菜”吗?如果“歇菜”了,您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Joe:我想你说的“歇菜”是指他们的访问量萎缩,知名度下降,我不清楚其他站点的具体原因,可能是因为现在的网站多了,也可能有其他原因。我不希望Chinasmile突然“歇菜”,也不会让她“歇菜”。
旺旺:您能简单评价一下北美及多伦多中文网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吗?
Joe:这个话题很难三言两语说得清楚,每家站点都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发展思路,我不太了解各家的具体内容。基本上,我了解到的表面情况是加拿大的站点数量超过美国,美国的站点平均质量要比加拿大好一些。
旺旺:我接触过很多网站的站长,普遍感觉他们都很无奈,网站之于他们犹如鸡肋。一方面维护不仅要花钱,还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又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如果关掉网站的话,感情上又无法接受,而且这么多年也积累和培育了一大批忠实的网民。您对自己的网站有鸡肋的感觉吗?
Joe:对我来说,Chinasmile从来没有给我鸡肋的感觉,我创建了Chinasmile,维护她,看见她日益成长,内心是无比喜悦的。我会珍惜Chinasmile目前的成就,也一定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网站更是如此,大批的忠实用户给Chinasmile带来了今日的知名度,如果我们不能善待自己的用户,最终用户一定会抛弃我们。之所以有鸡肋的感觉,可能就是和你说的一样,感情上处于两难境地,对我而言,网站的经济效益是次要的,我能够通过Chinasmile结识许多朋友,我的用户可以通过Chinasmile获取所要的信息,这样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旺旺:我注意到您的网站经过了好几次的改版,我相信您也明白,每一次的改版都会流失一批网民。您为什么要改版呢?
Joe:Chinasmile确实是经历了多次改版,这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原有的功能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访问量,比如,最初的论坛仅仅实现了简单的讨论功能,并没有太多的个性化功能。用户增加后,自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要,你知道,在那个时候,论坛程序还不象现在那么多,那么容易寻找,于是,找寻理想的程序成了我的首要任务。后来论坛程序稳定了,但是,随着访问量的日益增长,导致服务器不堪重负,那么,又不得不变更服务器……在每次的改版的过程中,Chinasmile都收到大量的用户来信,热情洋溢地提供各种帮助,这使我们获得极大的慰籍,原来还有如此之多的朋友关注我们,我们更加没有理由不做得更好。
旺旺:Chinasmile五年里,您印象最深的网络争论是什么?五年里,您也组织了很多线下活动,请问哪次活动给您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Joe:5年来Chinasmile有过大大小小不少回网络争论,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伤心500刀”的那次,影响之大以至于现在Chinasmile上面不少朋友都用“伤心500刀”形容类似现象。从某种层面上说,争论反映了观念的碰撞。Chinasmile欢迎争论,但是不欢迎骂街,有理说理,理性的争论有助于理解某些事物,骂街却只能加深隔阂。说到聚会,Chinasmile举办的聚会不算多,但是,每次都会给参与者留下深刻印象。我至今都还记得Chinasmile2000年的初次聚会,在卡尔加里downtown,人数虽然只有寥寥10来人,但是,大家来自四面八方,在那个寒冷的冬天,相聚在一起,谈着感受,说着笑话,品着自己做的饭菜,听着自己的故事,其乐融融。之后在多伦多、温哥华的多次聚会都展现了Chinasmile庞大的凝聚力,2003年7月份的那次我们的聚会连当地警察都惊动了。
旺旺:王又辛曾经在您的网站发表“我的家书”而成名,但是,后期又受到一批网民的攻击,您如何看待这件事?
Joe:王又辛并没有在Chinasmile遭到攻击,他所表达的是他个人的经验体会和心得,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背景和际遇,不可能也无必要把王又辛的文章当作范本,强求每一位读者学习。我在99年的Chinasmile就说移民这件事就像小马过河,每个人通过移民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完全不同的心得,王又辛不过率先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有错误或者偏颇也难免。我们应该鼓励像王又辛这样的人,不然,我们后来的哪里来的参照?而且,网站作为互动媒体,褒贬意见作为双胞胎一直是同时存在的,也不可以一棍子把反对意见全部作为攻击论调看待。

旺旺:我注意到很多网站之间互相攻击,彼此封掉网址,甚至站长纠集一批人发动黑客攻击。您经历过吗?或者您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吗?
Joe:Chinasmile没有攻击过其他站点,也没有被其他站点封掉。我也没有听说过在加拿大的华人站点中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网站之间难免竞争,这种手段最终结果就是两败俱伤,于大家彼此都没有好处。
旺旺:有人说“网络是小人物生存的地方”,对此您如何评价?
Joe:大家都是小人物,正是有我们这样的小人物才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任何大人物都是从小人物来的,网络提供了彼此不用见面就可以进行交流的手段,让更多的小人物通过这个看不见的平台互相沟通,说不定从中就会产生大人物呢!
旺旺:我注意到加拿大中文网站比美国多,而且普遍比美国的活跃、人气旺(文学城等个别网站除外),您认为这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吗?
Joe:我个人觉得,这应该和美加两国不同的移民政策有关。美国的移民政策历来就很严格,能够移民美国的人比加拿大要少很多。办网站的人又一定是从这些人中产生。加拿大宽大的移民政策每年带来数万的华人,这中间,办网站的人数自然要比在美国的人数多,这也不奇怪。
旺旺:好几个网站的站长都跟我谈起他们要做海外中文门户网站。您有过这样的想法吗?您觉得现实吗?您认为目前哪类网站最能满足海外华人的需求而吸引他们?Chinasmile以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想过商业化吗?
Joe:我觉得能够做海外的门户网站当然是一件非常好的想法,如果将来能够出现这样的站点,所有海外的华人都会感到高兴的。现在Chinasmile的定位在提供实用信息,让用户来到Chinasmile能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个人觉得这个定位对于我们而言比较实际,从实用角度出发,提供各类实用信息,成为一个互动的平台,这样的一种定位方案实现起来可能相对比较容易一些。
旺旺:自诞生之日起,互联网一个很重要的精神就是FREE(自由、免费),但是很多网站都在试图商业化运做。您觉得商业化运做和互联网FREE的精神相违背吗?您觉得海外中文网站商业化运做最大的局限在哪里?
Joe:商业化运作和free精神并不冲突,任何站点都需要资金扶持,特别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站点的运作会消耗大量的资金。目前多数中文网站主要是资金匮乏,小作坊模式比较普遍。还有一个问题是面对的用户群,因为我们在海外的移民数量上还不多,即便是中国人,来自香港,台湾,大陆,还有新马泰越棉寮等地的移民,彼此背景各不相同,历史原因还造成很多隔阂,至今难以消除,很难把所有海外华人当作一个用户整体看待,这样的话,作为华人站点所拥有的本身就不多的华人客户群的数量还要再减少很多。
旺旺:我了解到很多新移民在闲着没事干的时候,都想弄个论坛做做,对此您有什么忠告?
Joe:谈不上忠告,就我的经验而言,现在做网站的门槛已经较过去降低很多了,有各种各样现成的程序可以拿来就用。就论坛而言,虽然可能程序是现成的,但是作为站长肯定要投入大量精力,时间以及金钱,这点要有心理准备。一个无人打理的论坛就和家庭后院一样,很快就会杂草丛生,久而久之,用户都掩鼻而过,继而就门可罗雀了。另外,就是要善待用户,对待每一个ID都象自己的朋友一样,才可以让人感觉亲切,才愿意常来。
旺旺:如果一个新的网站来您这里做宣传,您会采取什么态度?
Joe:我不反对其他网站来Chinasmile宣传,但是必须遵守我们的管理规则。比如反复张贴同样内容的贴子,包括在分类广告区,我们都会予以删除。
旺旺:一些有争议的话题,比如消费投诉,比如不同政治观点的争论,您如何处理?
Joe:我刚才说过Chinasmile不反对争论,但是反对骂街。那么,对于你说的这些有争议的话题,我们的态度也是一样。比如消费投诉,如果你觉得在某地或者某店遭受不正当的对待,或者被欺骗,Chinasmile希望投诉方能够具体提供当事人双方的信息,而不是你指名道姓投诉某某,自己却使用假名化名。Chinasmile在自己的管理条例中明确说明,为了公平起见,投诉方必须提供自己正确的信息,否则,请不要指名道姓地指责对方。对于政治观点,这个话题的争论向来是没有结果的,我们专门开辟的时事区供讨论,同样,也不欢迎毫无根据的指责和骂街。违反的贴子一律删除。
旺旺:很多网友反应您以前做的二手交流和房屋出租、求租做得很好,为什么想到要把这两个栏目改成分类广告的形式?
Joe:一直以来,Chinasmile的二手交流和房屋出租都和论坛在一起,有便利的一面。但是另一面,就是用论坛这样的形式来发布广告很不方便,比如商品已经卖出了,但是发布出来的广告还在那里,还有人打电话来询问,怎么办?因为在我们的论坛中,贴子发布24小时后不可以更改,这样是为了方便后面跟进的讨论不会因为前文修改而变得莫名其妙。但是,对于广告就不那么方便了。而且,把所有物品放在一起也不方便用户查询。于是,Chinasmile引进了分类广告这个新版块,在分类广告中,用户可以按照不同的物品提供相应的资料,查询,以及管理,分类广告通常都是有时效性的,每一位用户可以制定广告刊登的时间,比如1周还是1月,当物品售出的时候,发布人可以修改或者删除这个广告。特别地,我们的用户来自加拿大各地,每一位用户都可以按照自己所在地区查找当地的分类广告,和过去相比,极大地方便了用户。而且,分类广告可以容纳更多的不同类型广告,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大小家具物品,电器,汽车,工作机会,房屋出租以及征婚交友等类别。将来,我们还可能提供更多的分类给用户。
旺旺:有一批海外中文网站被大陆官方屏蔽,比如文学城、多维新闻、万维读者、枫下论坛,您的网站也在其中吗?
Joe:我们Chinasmile不在其中,国内的用户可以自由地访问Chinasmile。
旺旺:您每天需要花多长时间上网?维护网站和做好本职工作之间能兼顾吗?
Joe:任何网站单单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持久的,Chinasmile也不例外,光靠我一个人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维护网站,我本人有一份全职工作,我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更新维护网站。幸运的是我们拥有广大的用户朋友,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帮助Chinasmile,我没有空的时候,不少热心网友都代为维护站点,没有他们就没有Chinasmile。所有曾经帮助过Chinasmile的朋友,我都会铭记在心。顺便借华报向所有曾经帮助过,爱护过Chinasmile的朋友说声“谢谢”!
旺旺:迄今为止,您觉得Chinasmile带给您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Joe:Chinasmile让我感觉生活很充实,我有空的时候就会上论坛看看,每一个生动的ID后面都有无数个故事。可以这么说,我的生活因为Chinasmile变得丰富多彩。通过Chinasmile,我自己就结交了很多朋友,每到一个新的城市,最先接触的就是当地的网友。
旺旺:想过没有,如果没有Chinasmile,您的人生会有什么不同?
Joe:没有Chinasmile,也许我的生活不会有太多变化,但是,我的生活一定会失去很多色彩,少很多朋友。
旺旺:有人说要吵架来Chinasmile,要风花雪月去Rolia,您觉得这个说法有一定的代表性吗?
Joe:我想这和我们两家不同的显示风格有一定关系,Rolia的递进式显示风格把所有内容通过标题就列在论坛的首页上,默认状态下并没有的分类;而Chinasmile的分类平板式显示风格首先是按照主题类别显示的,默认状态下,用户看到的是某个类别下的所有话题,Chinasmile不是没有讨论情感或者所谓风花雪月的地方,但既然是分类显示,那么,没有进入该讨论区的用户就不会看到相关的讨论。在Chinasmile,最热闹讨论区的是Alberta讨论区,生活讨论区,工作就业讨论区,创业讨论区以及投资理财讨论区,这些讨论区基本上覆盖了移民关心的话题。我想正是这两种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上面的说法。
旺旺:商家到您的网站发贴,您会如何处理?
Joe:Chinasmile已经开辟了分类广告区,欢迎任何人去那里发布自己的广告,包括商业广告,所有广告都是免费的。在讨论区我们不提供任何免费的商业广告,也是一直以来我们的惯例。
旺旺:您封过网友的ID和IP吗?如何把握尺度?
Joe:Chinasmile极少封用户的ID和IP,对于辱骂其他网友,或者明显违反Chinasmile管理条例的用户,我们会封掉他的ID,这完全是对其他用户的尊重。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应该说,在所有网站中,Chinasmile还是非常宽容的。
旺旺:很多人都评价您很和善,您觉得您的性格对Chinasmile有什么影响?
Joe:Chinasmile的特点是宽容、团结、务实、进取,很大程度上是我的个性的反映。我一直认为,作为站长,理所当然应该心胸宽广,与人为善。一个论坛如果不能包涵不同的声音就谈不上讨论。讨论中各种观点的碰撞一定是在所难免,我想,作为站长首先需要做的是理应善待每一位用户,引导讨论,疏通各种症结,古话“来者便是客”嘛!但是对于明显扰乱秩序的用户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
旺旺:您了解本地人的网络论坛吗?相比中国国内注册用户动则几十、上百万的网络论坛,您认为中国人(尤其年轻人)喜欢去网络论坛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Joe:我个人认为在加拿大的华人论坛和国内论坛有很大的不同,国内的论坛通常是以娱乐性为主,而我们海外的论坛通常以实用性为主,娱乐性倒在其次。论坛吸引人的地方主要是它的互动性,和聊天室不同的是论坛的信息是持续的,可保存的,包含的人更多,年轻人喜爱热闹,论坛自然就是成为一个好去处。加拿大或者北美本地人的论坛偶有接触,和国内论坛相似,通常也是以娱乐为主,比如一些汽车、摄影、郊游论坛等等,只是人气不可能有国内那么热闹。据我所知,国外讨论组参与人数倒是远远超过国内的,推测起来,可能讨论组功能单一,界面简单,不受国内年轻人喜爱吧。
旺旺:您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吗?您对您的移民经历如何评价?
Joe:和大多数人一样,放弃原来熟悉的生活,来到加拿大,从陌生到熟悉,这对每一位移民来说都是一个难度很高的挑战。目前给这个转折点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将来还一定会有变化。我始终对生活充满乐观,生活的艰难迟早会过去,保持良好的心态会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应付各种困难。

采访手记:
和Joe相识于2002年的5月,那时,我正在多伦多开始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创办“旺旺电脑”,而当时的Chinasmile已经走过了3年的岁月。很荣幸成为Chinasmile的创业版版主,和众多的网友一起分享海外创业的酸甜苦辣。很多网友都成为我的朋友,对我昨天、今天,甚至明天的人生都产生了影响和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感谢网络,因为我来自网络!我感谢Chinasmile和其他的中文网络论坛,是你们为我在加拿大的立足提供了平台!感谢Joe和其他众多的网站站长们无私的奉献,是你们为海外华人创造了一个个网络家园,让一颗颗漂泊流浪的心有所寄托,相互抚慰!中国海外移民的历史必将记载90年代中后叶开始的“移民加拿大”的滚滚潮流,在这个巨大的潮流中,网络的出现是移民的动因之一,网络本身也成为移民了解、认识和适应加拿大的无可替代的载体。
夜已经很深了,为了生存而奔波的人们已然进入梦乡,但是,还是有为数不少的人“奋战”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是网络,让寂寞的夜不再寂寞;是网络,沟通了人和人隔膜的心;是网络,提供给我们浩如烟海的信息;是网络,记载着我们曾经和正在拥有的青春和激情!



(出处:http://www.Gimoo.net)

推荐阅读

 

热点信息

 
强悍的草根IT技术社区,这里应该有您想要的!
Copyright © 2010 Gimoo.Net. All Rights Rreserved  京ICP备05050695号